洁面仪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洁面仪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贵州天柱清水江流域遗址群-【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05 20:03:42 阅读: 来源:洁面仪厂家

为配合托口电站的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0年9~12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天柱县文体广电局对清水江流域展开了第二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获取各时期石、陶、瓷、铜等文物标本数千件,初步厘清清水江流域古代文化的脉络,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此次清理的辞兵洲、盘塘(烂草坪)、溪口等遗址分布在天柱县白市镇和江东乡境内清水江一级阶地上,2004年调查发现,彼此相去不远。每一遗址均由多个不同时期的遗存组成,涵盖了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中期、商周、战国秦汉、宋明等时期。辞兵洲遗址,位于江东乡辞兵洲,系一江中小岛。遗址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此次清理500余平方米。共清理灰坑10个、墓葬4座。除H1、H8属新石器时代外,其余均为宋明遗存。遗址堆积可分6层,其中①、②属宋明以来的堆积,③、④层为新石器时代堆积,第⑥层为旧石器时代遗存。其间部分堆积为洪水后的淤沙。盘塘遗址,又称烂草坪遗址,位于白市镇白市村盘塘组,清水江西岸一级阶地。遗址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此次发掘650平方米,清理墓葬5座、灰坑30个、房址1座。遗址堆积分8层,第②-④层属明清时期堆积。开口于第④层下的遗迹较丰富,有墓葬、灰坑、灰沟和房址。除墓葬和一个灰坑外,其余遗迹均属新石器时代遗存。第⑤至⑦层为局部堆积,均属新石器时代堆积。第⑧层土质土色近似于网纹黄土,内含极少量打制石器,当属旧石器时代遗存。溪口遗址位于江东乡政府西南不远处的清水江东岸一级阶地,与辞兵洲遗址隔河相望。遗址总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部分被砖瓦厂挖毁。此次发掘约240平方米。遗址堆积可分9层,其中第⑦~⑨为商周时期堆积,⑥层及其以上为宋明时期堆积。按时代先后缕述如下。

1.旧石器时代遗存

以辞兵洲第⑥层、盘塘第⑧层为代表,接近于第四纪网纹状红土。堆积中除石制品外,无其它任何遗物或遗迹。石制品仅见打制石器、石锤和少量石料,凡近百件,主要出在该堆积的上部,尤以辞兵洲为多。器类多砍砸器,有少量刮削器。多用黄灰色长条形或扁平的砾石,从较为平整的一面向另一面加工而成。石器体型硕大,制作粗犷,同上层出土者有明显区别。石器特点及埋藏环境与湘西旧石器时代的“潕水文化类群”相似,其时代初步推测为旧石器时代晚期。

此类遗存除辞兵洲、盘塘外,清水江中上游的锦屏亮江、阳溪等地亦有发现。这批材料丰富了贵州旧石器文化的内涵,为进一步探讨该地区新、旧石器的过渡及湘西丘陵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存与云贵高原旧石器时代早中期文化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新石器时代遗存

以辞兵洲遗址第③、④层,盘塘遗址第⑤~⑦层及开口于④层下的房址和多数灰坑为代表。共清理灰坑31个(盘塘29个、辞兵洲2个)、房址1座、石器加工场等,获陶、石制品数千件。

辞兵洲遗址第③、④层及H1、H8内出土较多石制品和少量陶器碎片。最为重要的是,该遗址第③层揭示了一处规模较大的石器加工场,已揭露约180平方米(部分在发掘区外),其中涵括较多石锤、石砧、砺石等制造石器的工具,以及丰富的砾石原料、石制品及其半成品与废料等,其间杂有少量陶器碎片。该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所出石制品,原料以砾石为主,有极少量页岩和燧石。其种类有石锤、石砧、砺石、石核、石片、断块、石器等,以断块和石片居多。多采用锐棱砸击法打片。石器以打制者为主,体型较小,多为砍砸器,另有少量刮削器,其刃部多经数次加工。磨制石器分通体磨光和刃部磨光两种,以后者为多。通体磨光的石器凡5件,石斧1件、石锛2件、石镞1件,半成品1件。陶片较少,多为红褐色夹砂陶,质地松软酥脆。纹饰以素面为主,有部分细绳纹。陶片多呈鱼鳞状,仅见口沿1件,敞口、高领。

由于出土陶片少而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辞兵洲遗址内涵与时代的判定。从石器工业看,该遗址的新石器时代遗存(第③、④文化层)石器趋于小型化,石片极多,并广泛采用锐棱砸击法,但部分砍砸器仍保留了该遗址旧石器时代遗存(第⑥文化层)的传统。据此我们初步推断其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前后。

盘塘(烂草坪)遗址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包括第⑤~⑦文化层及开口于④层下的多数遗迹单位,以④层下各灰坑内所出遗物最丰。其⑤~⑦层为局部堆积,其中⑦层仅见石制品,未见陶器;⑤、⑥层内所出遗物面貌与④层下灰坑内所出者一致,不具有分期的意义。共清理灰坑30个,其中29个为新石器时代遗存。其形状有圆形、长方形和不规则形等,以圆形居多,遗物即较集中地出于灰坑内。开口于④层下的房址1座(F1),仅见规则排列的柱洞一排5个,单个柱洞直径约20cm,形制为长方形,推测其居住形式为排架式木构地面建筑。该遗址所出遗物较为丰富,有大量陶片和石制品。石制品分有疤砾石、石核、石片和石器等类。砾石原料较多,利用率较低,多废料。石核分零台面、单台面和多台面,石片多采用锤击法由石核或扁圆形砾石打片产生。石器常见砍砸器和刮削器,以砍砸器最多,不见尖状器。其中的盘状砍砸器形体较大,且经过多次加工。磨制石器较少,有斧、凿、锛、钺等类,多数磨制粗糙,仅见的一件石钺采用了对穿孔技术。陶片数量较多,但未见完整器。陶质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极少。陶色有红褐、褐、灰褐、黄褐、灰黑、灰白、青灰、灰黄等,以红褐色为主,褐陶和灰褐色陶次之,少量黄褐陶,极少灰白陶。纹饰以素面为主,压印和戳印纹次之,包括圈点纹、戳印篦点纹以及由之组合而成的平行带状纹、连续波折纹、凤鸟纹、垂帘纹和兽面纹等,另有少量绳纹和划纹。压印和戳印纹一般施于口沿外侧至颈肩部,绳纹常见于腹部。陶器多泥片贴塑法制作,器类有平底、圜底、圈足器,可辨器形有釜、罐、钵、支脚、圈足盘等,以釜罐类为主。

盘塘(烂草坪)遗址所出石制品与陶器的风格与沅水流域高庙文化所出者相近,特别是陶器的器类、装饰风格(由戳印蓖点纹组合而成的凤鸟纹、垂帘纹、兽面纹)等与黔阳高庙遗址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它们应属同一考古学文化无疑,即高庙文化系统。其时代约在高庙文化的中期偏晚阶段,即距今约7000~7500年左右。除盘塘遗址外,清水江流域可确定为高庙文化的尚有此前发掘的远口坡脚、月山背等遗址,其年代应基本相当。

目前,以辞兵洲第③、④层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内涵尚未清楚,其与以盘塘为代表的该地区高庙文化间的关系亦未明朗,不排除其略早的可能性。

3.商周遗存

仅发现于江东溪口遗址,分布于该遗址第⑦~⑨文化层中。

共清理房址9座、灰坑4个、窑址1座以及用火遗迹多处。房址均为排洞式木构建筑,平面形状有圆形、长方形和不规则形等、房屋面积大小不一,最小的不足10平方米,最大的在30平方米左右;灰坑基本上为圆形,直壁平底,坑内出土遗物都较少;窑址受到现代砖瓦窑取土的严重破坏,只残存小部分在断壁上,未能全面揭露,其具体形制不清。另有2处砾石堆积,其间夹杂有少量的石锤、砺石、石片、石砧和砾石原料等,可能为石器加工地点。

遗物以陶片和石器为主,另有少量铜器。陶片较为细碎,以夹砂红褐、灰褐和灰白陶为主,另有少量泥质灰陶和红陶。陶片纹饰种类丰富,装饰手法有刻划、压印、拍印和戳印等,多种纹饰组合使用是其特色,计有弦纹、方格纹、圆圈凸点纹、水波纹、橘皮纹、竖条纹、“Z”字纹以及少量绳纹等,多施于器物的颈肩部。可辨器形有罐、大口缸(器壁较厚)、豆、鼎、钵、器盖、纺轮、网坠等,以厚壁大口缸最为常见,亦最为典型。石制品分石锤、石片、石砧和石器等。石器多打制,磨制者较少。部分石球有局部磨平现象。出土的1件四孔石钺制作较精。铜器出土较少,计有箭镞3枚、钺1件和少量碎铜渣,主要出于⑦层中,部分出于宋明时期地层中。

遗址内出土的陶器于器形和纹饰等方面,与酉水流域的湖南永顺不二门遗址所出者反映出较多的相似性,但厚壁大口缸等却不见于不二门遗址,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据此,其年代笼统而言应在商周时期,而从地层中已有青铜器出土看,其年代主体可能处在两周之际,早可至商,晚抵战国。与上述两地相似的文化因素,近年在沅水的另一支流贵州锦江流域亦有发现,反映出商周之际沅水上游地区人类的交互活动及其文化的趋同性。

4.战国秦汉时期遗存

盘塘(烂草坪)遗址所清理的5座墓葬中,除M3为宋墓外,其余均应为战国时期墓葬。这4座墓葬(M1、M2、M4、M5)集中分布于遗址IV区西侧,皆开口于第④层下,均系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四壁笔直。长2.4~2.6、宽1.2~1.4米、长宽比为2:1。其中M2、M5有生土二层台和头龛。墓内填土可分层,上部填五花土,土质较疏松,下部近二层台及底部填青膏泥,有板灰痕迹,未见人骨,葬式不明;仅M5头龛内随葬陶豆1件。这批墓葬的形制与湘西战国时期楚墓相似,所出陶豆亦相同。据此,其年代应在战国时期。

2009年底至2010年初,四川大学考古系在距此不远的上游坡脚遗址清理竖穴土坑墓2座,平面近方形,墓底涂抹有一层膏泥,枕木痕清晰可辨。M1长3.2、宽2.3米,M2长2.8、宽2米。人骨已朽,葬式不详。各随葬滑石璧1件,别无他物。这两座墓葬的年代应在西汉时期。

除此之外,自上世纪80年代以降,随淘金活动的兴起,清水江及其支流的河床沉沙中便不断有这一时期青铜器发现。据不完全统计,已近200件。以兵器为主,另有少量工具和装饰品等。兵器有剑、矛、钺、戈、镞等。工具有斧、铲、刮刀、鱼钩等。装饰品有带钩,乐器有錞于。据其来源,约有楚、巴和土著三种文化因素。后者以宽格青铜短剑和不对称形青铜钺为代表,这类器物广泛分布于沅水流域,其中的宽格青铜短剑或以为系湘西濮人所遗,贵州境内已发现2件,均较完整。由于此前缺乏相应的发现,这批青铜器的出处长期以来众说纷纭。清水江两岸战国至西汉时期墓葬的发现,一定程度上解答了江内青铜器的来源问题。据目前掌握的材料,战国秦汉时期清水江流域人群的活动已逆江而上渗入到今台江一带。

5.宋明时期遗存

三处遗址均有宋明时期遗存发现,较重要者有墓葬7座、瓷窑1处。

所有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墓葬方向与清水江或其支流垂直,死者枕山面水。部分墓葬遗骸保存尚好,仅2座墓葬有随葬品。盘塘M3,长方形竖穴土坑墓,直壁,平底,底有板灰痕迹,棺外头侧随葬两件魂瓶,内盛“治平元宝”等北宋钱币10余枚,人骨保存较差,仅见局部肢骨,仰身直肢葬,性别不明。两件魂瓶造形庄重、构思精巧,于青瓷瓶体上部堆塑飞檐、龙虎、女官等形象,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从出土钱币看,应为宋代墓葬。辞兵洲M3,墓坑短小,系二次葬,临坡一端墓坑内置一酱釉瓷罐,上扣一影青碗。年代在宋元时期。

在江东溪口遗址清理瓷窑1座,但窑体已毁,窑外坡上倾倒大量烧毁废弃的瓷器和窑具。窑具有匣钵、垫饼、垫托、垫圈、码脚、碾轮、支钉等。瓷器釉色以青釉和酱釉为主,黑釉极少,部分器物未施釉。可辨器形有碗、罐、壶、盘、碟、盏、钵、杯、灯、坛、器盖、擂钵、网坠等,目前已修复完整300余件。窑具和窑内产品,与此前发掘的远口瓦罐滩同,该处清理发现残存的龙窑。其时代初步推测为元代。

发掘中,在辞兵洲南部高处发现城址1座。方形,宽约90米。四面有环壕,宽7~9、深约1.5米。南端还存有部分夯土墙。结合方志,我们初步分析该城的年代应不晚于明代,可能于明代该地江东司的设置有关。

以上不同时期的重要发现,初步厘清清水江流域古代文化的发展脉络,为研究清水江流域古代文化的变迁及不同时期人群的活动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是贵州流域考古的重要突破。

幻兽起源无限魔石

王牌炸金花安卓下载

葫芦娃无限充值版